游客
题文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⑤丰裁:风纪。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2处)
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盗 不 敢 入 一 乡 赖 以 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灌诣军门见(        ) (2)命筑城泰州(          )(3)百姓赖(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2)结合本文所列举的事件,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可爱者甚出淤泥而不
可远观而不可玩焉乎众矣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说《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阅读《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便向路,处处志之迷,不复得路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桃花源记》中,你认为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建设和谐社会的认识。

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 可爱者甚(2) 不不枝(3) 香益清(4) 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翻译下列句子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2)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本文采用衬托手法,用衬托莲,从而表现了作者
《爱莲说》中渗透着几种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

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
(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去:____________方:____________欲:____________
翻译下面的句子。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