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赖。有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注释】①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②擢(zhuó):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③豪右:豪强。④覆按:复审案件。⑤丰裁:风纪。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2处)
灌 率 武 勇 结 屯 林 中 盗 不 敢 入 一 乡 赖 以 全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②灌军门谒见        ③百姓       ④有盗麦舟者    
翻译句子: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
结合本文所列举的事件,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练习。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事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解释加点字
臣本布衣()先帝不以臣卑鄙()
臣于草庐之中()由感激()
在横线上填充原文句子并翻译。
作者文中强调本来的志趣的作用是什么?
有副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上联讲的是_____________的故事,下联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事情。宋代诗人陆游非常推崇诸葛亮的文章及为人,他用诗句称赞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用简洁的几句话评价一下诸葛亮:

以人为鉴(9分)
郑公魏征①卒。征寝疾,上②与太子同至其第③,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④。征薨(hōng)⑤,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谓侍臣日:“人以铜为鉴⑥,可正衣冠⑦;以古为鉴,可知兴替⑧;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zhèn)⑨尝保此三鉴以防己过。今魏征没,朕亡一鉴矣。” (选自《史纲评要》)
【注释】①郑公魏征:魏征在世时封为郑国公。魏征是唐太宗时名臣,常给太宗李世民提意见。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第:府第,封建社会中官僚的大宅子。④指:指名。衡山公主:唐太宗的女儿。叔玉:魏征之子。⑤薨:公侯死称薨。⑥鉴:镜子。⑦正衣冠:使衣冠正,把衣服、帽子穿戴整齐,这是使动用法。⑧兴替:兴衰。替,衰落。⑨朕:皇帝自称。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郑公魏征(2)并为
(3)可衣冠(4)朕一鉴矣
将文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文中唐太宗以三镜自照的话,言简意赅,说明了一个至今仍有借鉴作用的道理。请简要总括出这个道理的内涵:。(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书谢御史
吴敏树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先生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
【注】①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②笞:竹板。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莫敢()②先生御史(
之()④先生大怒(
下列加点的“之”与“巡城遇之”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 B.而两狼并驱如故
C.跪而拾以归 D.亦荆吴形胜最也

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

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谢御史的什么品格?

①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①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②,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③,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其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②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无预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④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不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①虎贲(bēn):官名,负责侍卫君主和保卫王宫。②举尔所知: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提拔你所了解的人”。③检校:考察。④才流:指才能品级。
选出“儿以咨母”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A.天下事为己任 B.策之不其道
C.手拂之 D.卷石底

对文章的内容判断不正确的是

A.许允考察之后,发现所任用的官员都称职,就放心了。
B.选文主要通过记言来表现人物形象,寥寥数语,人物形象毕现。
C.当初许允被捕,全家号哭,只有其妇自若,一点都不忧虑,这是运用对比,来表现许允妇的镇定和胸有成竹。
D.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把许允妇归为“贤媛”篇,这是对其高度的赞美。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勿忧,还寻:(2)后居墓所徙:
(3)若才流父及:(4)率胸怀与语: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
译:
(2)会反,以状对,卒免。
译:

文 天 祥 传(节选)
文天祥至潮阳,见张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②。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与之。其末二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汪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张弘范:元军将领。②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与入崖山()(2)弘范遂客礼见之()
(3)使书招张世杰()(4)弘范之()
说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1)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文段中表现了文天祥的什么精神?同时,也可见张弘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