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
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的法律文献是
A.《钦定宪法大纲》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民国约法》 |
下列对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主张平均地权 | B.都意图削弱满族统治者的权力 |
C.都带有救亡图存的目的 | D.都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孙中山得出上述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A.武昌起义成功 | B.中华民国成立 | C.清帝下诏退位 | D.《临时约法》颁布 |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他顺应的“世界潮流”是
A.民族主义 | B.政治民主化 | C.社会主义 | D.经济全球化 |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根本目标的共同点是
A.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 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
C.由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