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 )
《清明上河图》(局部)
|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
|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
|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
|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
1948年,英国首先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随后,北欧、西欧、日本等国也纷纷建立起各自的社会福利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②国家财政支出扩大
③扩大了社会消费④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 A.①③ | B.①②③ |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种变化是由于
| A.欧洲的殖民扩张 | B.世界市场的确立 |
| C.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 D.工业革命的推动 |
从1918年1月起,《新青年》全部刊登白话文,仅1919年一年,中国就出现了400种以上的白话报,1920年3月,教育部要求小学各年级一律废除文言教科书。白话文的应用反映了
| A.平民教育的兴起 | B.大众传媒的起步 |
| C.文化平民化的趋势 | D.政治民主化的开端 |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红”,但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天灾战乱连年不断 | 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
| C.农民赋役负担沉重 | D.耕作技术始终停滞不前 |
1824年,俄国十二月党人认为,“把人当作东西一样转让、抵押、赠、送和继承,任凭自己的专横霸道”,“乃是最可耻的、违背人性和自然规律”的丑恶事情。这表明
| A.解放农奴已成为社会共识 | B.农奴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 C.启蒙思想已经传播到俄国 | D.俄国资产阶级力量已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