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
|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
“直到十九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 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
| B.国王“统而不治” |
| 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
| D.三权分立制确立 |
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布朗首相可以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指出:“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这里“新的原则”是指
| A.议会至上 | B.和平渐进 | C.自由平等 | D.分权制衡 |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
| B.是一部成文法典 |
|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
| 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 |
2010年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
| 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 B.罗马法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 |
| C.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
| 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