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
|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
下表为“1943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比较表”,它反映出的实质是
| 品种 |
生产量 |
百分比 |
||||||
| 关内 |
东北 |
关内 |
东北 |
|||||
| 煤 |
25935 |
25398 |
50.5 |
49.5 |
||||
| 生铁 |
239 |
1702 |
12.3 |
87.7 |
||||
| 钢材 |
39 |
519 |
7 |
93 |
||||
| 水泥 |
774 |
1503 |
34 |
66
|
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近代中国出现了多元化经济结构,如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同时并存,这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①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复杂化②使中国社会性质特殊化
③使中国革命斗争长期化④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多元化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9世纪70-80年代,中国一些民族企业在国内投资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本国投资环境较差 | B.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
| C.香港政策自由 | D.与国际社会接轨 |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的比例是1比2,19世纪初上升为2比3.你认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吸引外来移民 |
| B.大量乡村人口迁往殖民地 |
| C.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
| 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 |
1651年英国《航海条例》规定:“——无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运载,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1849年英国废除该条例,其原因为
| A.最大竞争对手荷兰被打败 | B.英国实施自由主义政策 |
|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 D.殖民地独立运动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