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这体现了当时
A.重农抑商的要求 | B.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
C.工商食官的要求 | D.抑制土地兼并的要求 |
从法律上明确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的是( )
A.晋国的税制改革 | B.齐国的“相地而衰征” |
C.鲁国的“初税亩” | D.商鞅变法 |
中唐诗人描述汴梁(今河南开封)“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上述材料说明当时
A.政府取消开市时间 | B.坊市制度不复存在 |
C.个别城市出现夜市 | D.政府取消市场限制 |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段话()
A.反映了秦时税赋过重的情况 |
B.描述了秦朝商鞅变法的情况 |
C.肯定了土地私有的积极意义 |
D.指出了土地兼并带来的危害 |
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下,世界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继而出现了世界性金融危机。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
A.美国是当今世界真正的经济霸主 |
B.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
C.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密切 |
D.世界各国人民都热衷于股票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