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易经》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下列不能体现材料中“人文”涵义的是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49年下半年发生了苏联首次爆炸原子弹成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者使美国和其盟国感到,它们正面临着苏联空前的军事威胁,甚至是核威胁;后者则使杜鲁门政府认为它所担心的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张已成为事实。这两大事件直接导致

A.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冷战”加剧和美国极力排斥新中国
C.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D.美苏两国因惧怕核战争而妥协对话

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下列与材料中的“它”最相关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的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8~1887年,英国政府议案占去下院83%的工作时间,1888~1897年增加到84.5%。由于议会划给议员个人使用的时间过少,使许多私议案不能列入议事日程。这一情况表明

A.英国内阁行政职能进一步扩大
B.内阁对议会立法工作的全面支配
C.垄断资本主义抑制了个人自由
D.三权分立无法满足资产阶级需要

古代雅典民众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以上遵循的重要原则是

A.公正原则 B.自由原则
C.专业化原则 D.分权原则

下表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农村土地和人口关系的变化。表中数据的变化体现了

内容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小农经济历史终结 B.农业合作社普遍建立
C.现代农业开始起步 D.土地所有制的变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