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李约瑟强调的是
| A.中国科技文化得益于外来文化 | B.中国科技文化具有独立的特质 |
| C.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发展不平衡 | D.中国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 |
1846年,包世臣在日记中写道:“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步(即手织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上述材料从实质上反映了中国在鸦片战争后
| A.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 B.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
| C.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 D.棉纺织品价格下跌 |
列宁曾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是指
| A.壮大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 | B.继续完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 D.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
1931年10月18凌晨,爱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下葬时,为纪念他的突出贡献,美国各地
| A.齐奏《英雄交响曲》 | B.轮船鸣笛三分钟 |
| C.教堂敲钟84响 | D.熄灭电灯一分钟 |
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
| B.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
| 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
| 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
秦奋在历史学习中发现:欧洲的一些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荷兰有西兰(Zealand),大洋洲有新西兰(NewZealand);法国有奥尔良(Orleans),美国有新奥尔良(NewOrleans)。对此现象的由来,正确的解释是
| A.两者地理形势相同所致 | B.两者文化传统相同所致 |
| C.两者关系世代友好所致 | D.欧洲列强殖民活动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