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德克·博迪在《北京日记》中述及“通货膨胀再次发生”,“大逃亡开始”,“南方战役”,“投诚”,“一个王朝的覆灭”等。这些现象最有可能集中出现于
| A.1911—1912年 | B.1924—1925年 |
| C.1936—1937年 | D.1948—1949年 |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祖皇帝罢相始也。”这句话中废除丞相制的“高皇帝”应该指
| A.汉高祖 | B.唐高祖 | C.宋高宗 | D.明太祖 |
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中央集权 | B.防止宰相权重,保证君权独尊 |
| C.扩大民主权利 |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统治者
①他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②他首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③他创立的王朝是中国古代比较短命的朝代④他采取法家思想,统治残暴
| A.秦始皇 | B.汉高祖 | C.唐太宗 | D.明成祖 |
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是
①金属器具的使用②贫富分化的产生③文字的成熟④城的出现⑤礼制的初步形成
| A.①②④ | B.②④⑤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④⑤ |
当前世界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根源是
| 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
| B.苏联虽然解体,但美国难以独霸世界 |
| C.世界政治力量结构呈现多极化 |
| D.南南合作成功,第三世界力量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