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徐悲鸿所画奔马。徐悲鸿曾赴欧洲学习写实的专业绘画技法,从中他发现了根治中国画之重复、模仿的方法。然而,在巴黎和柏林学习了八年之后,他又重新回到运用中国艺术体裁、注重吸收中国传统画法以完善绘画风格的老路上来。徐悲鸿的创作历程表现了

A.中西方绘画技法相互融合 B.文化爱国者抵御外国影响
C.文化交流中的全球化趋势 D.中西方绘画技法难以融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1939年2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关于反对投降主义》的演讲中说:共产党人要为共产主义奋斗,这是确定无疑的,但“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这是“到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毛泽东提出“现在一定要走三民主义”道路的主要依据是

A.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致之处 B.近代中国的革命任务和性质
C.新三民主义是国民革命的旗帜 D.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的需要

“发表于1940年1月,阐述中国革命理论和策略,在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性质、领导权等问题。”“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上述材料来源于百度词条,它来自毛泽东的哪一部著作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论人民民主专政》

孙中山认为:“井田之法既板滞而不可复用,则惟有师其意而已。”体现他的什么主张

A.民生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族主义 D.三大政策

二十世纪初,《浙江潮》载文《民族主义论》有“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之说。这一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

A.政党力量多元化 B.政权更替频 C.社会思潮演进加快 D.民主革命进程加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