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创立特留份制度,它是指法律规定的遗嘱人不得以遗嘱取消的由特定的法定继承人继承的遗产份额。遗嘱人在设立遗嘱时,如果没有给特留份权利人保留法定的份额,则其相应部分的处分无效。这表明特留份制度
A.是后来世界各国公法和私法的渊源 | B.体现了公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平等原则 |
C.确立了财产无限制私有的法律观念 | D.体现了平民财产继承关系的平均思想 |
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除井田,民得卖买” |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 B.道家 | C.墨家 | D.法家 |
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
下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