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突出的应该是( )
A.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
C.必须尽快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1927年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曾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这里“新的出路”主要是指()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开展土地革命 |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C.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 |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提出()
A.反帝反封建,建立民主共和国 |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
C.实现社会主义 |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
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该是()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 |
B.马克思主义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展 |
C.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 |
D.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
20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A.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 |
B.俄国是沙皇专制统治 |
C.俄国虽已开展工业化,但广大农村落后 |
D.一战给俄国带来了巨大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