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全球通史》中写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①都加强了中央集权②都有利解决社会矛盾③都打破了世袭特权④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在希腊民主社会中,“官”或“君”是真正由“民”推选产生,并为“民”随时可以罢免,所以他们之间的对立就根本不可能实现。由此可见,希腊所需要的是没有阶级对立的()

A.人本主义 B.民本主义
C.自由主义 D.理性主义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苏联解体

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A.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B.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C.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D.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影响村干部的选任

下图是由两岸故宫博物院组成的专家组共同绘制的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路线图。下列对各阶段的文物迁移表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迁移: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逼华北
B.第二次迁移:日军全面入侵,国民政府内迁
C.第三次迁移:抗战取得胜利,国民政府迁往南京
D.第四次迁移: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