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记录了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的频率。此图说明了
A.等级有序的华夷观是国人排斥民主共和的主要原因 |
B.近代中国对西方的探索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的转变 |
C.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让国人不断深入学习西方文化 |
D.辛亥革命让中国人认识到民主共和的历史必然性 |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新三民主义 B.旧三民主义
C.民主革命纲领 D.最高纲领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该图为1998年长江发大水,解放军官兵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奋力堵截九江大堤决口的情景。这一画面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个方面的内容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D.代表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②反映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③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④它们之间具有相互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
B.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
C.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
D.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