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1791年,伏尔泰的骨灰迁葬巴黎先贤祠,巴黎街头迎送灵柩的人多达60万 |
伏尔泰的思想在欧洲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 |
B |
1870 年,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占32%,美国占23%,德国占13%,法国占10%。 |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
C |
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梁启超主张君主立宪制 |
D |
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尊重宪法成为当时中国人的共识 |
促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 )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 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
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 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大借外债同今天引进外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借贷的( )
A.利息高低 | B.用途 | C.前提条件 | D.方式 |
19世纪末,列强争做清政府的债主,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A.牟取高额利息和回扣 |
B.扩大在华经济政治势力 |
C.掠夺路矿权 |
D.为本国剩余资本寻找市场 |
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先后强占、租借山东半岛及所属胶州湾、威海卫等地的列强是( )
A.德、英、日 | B.德、法、俄 | C.英、俄、日 | D.英、法、日 |
1899年,英俄两国政府换文协议,双方不在中国某地区谋求铁路让与权,实质是( )
A.不在中国投资筑路 |
B.彼此相互承认在华势力范围 |
C.尊重中国领土与主权 |
D.划分各自在华铁路权利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