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
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
全球化并非经济发展的“避风港”。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经济危机的传染性空前增强 ②促使更多的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③全球范围的贫富差距扩大④发展中国家面临挑战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008年10月2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北京峰会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国家在峰会上敦促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亚洲经济体“为稳定世界经济负起应尽的责任”,着手建立“全新的全球金融秩序”。这需要各国“前所未有的合作”,他认为各国已别无选择。“要么一起游泳,要么一起淹死”。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中国、印度为首的亚洲经济体在世界经济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B.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逼使亚欧联合起来共同应对 |
C.只有依靠中国、印度参与才能建立“全新的全球金融秩序” |
D.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经济体需紧密合作 |
下列各项图标所代表的区域经济组织中,有中国参加的是
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共同之处是
A.自由竞争 | B.计划经济 | C.国有化政策 | D.政府干预 |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