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质量相同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盛有15 ml 5%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MnO2 |
触摸试管情况 |
观察结果 |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
粉末状 |
很烫 |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3.5min |
块状 |
微热 |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
30min |
(1)写出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 有关。
Ⅱ.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在从0—3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3)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5)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A)= 2v(B)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A)= v正(C)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6)由图求得A的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
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Ⅰ、铜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方法一:火法炼铜:Cu2S + O22Cu + SO2
方法二:湿法炼铜:CuSO4+ Fe FeSO4+ Cu
上述两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原因是(写出1条原因即可)。分别用火法炼铜与湿法炼铜生产640gCu,则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
Ⅱ、印刷电路板上使用的铜需要回收利用。
用FeCl3溶液浸泡印刷电路板制备CuCl2·2H2O晶体,实验室模拟回收过程如下:
①步骤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步骤5中蒸发浓缩CuCl2溶液时,要滴加浓盐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并结合简要文字说明),再经冷却、结晶、过滤,得到CuCl2·2H2O晶体。
③步骤4中洗涤沉淀的操作为
④步骤3中可选用的“试剂1”是(写出一种即可),目的是使溶液的pH升高到4,此时Fe3+浓度为[Ksp(Fe(OH)3)=4×10-38]。
某无色溶液X,由Na+、Ag+、Ba2+、Al3+、[Al(OH)4]--、 MnO4—、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合,取溶液进行如下连续试验:(填化学用语)
(1)气体A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气体B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
(2)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所有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②形成白色沉淀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白色沉淀乙的可能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炼金废水中含有络离子[Au(CN)2]+,其电离出的CN—有毒,CN-与H+结合生成HCN时,其毒性更强。回答下列问题:
(1)HCN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N溶液的pH_____7(填“< > =”)
(2)与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相似,[Au(CN)2]+也存在着两步电离,其一级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
(3)处理这种废水是在碱性条件下,NaClO将CN—氧化为碳酸根和氮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在酸性条件下,ClO—也能氧化CN--,但实际处理废水时却不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4)A、B、C、D、E、F是常见单质,其中A是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元素和E元素在周期表中相邻。G、H、I、J、K、L是常见化合物,其中G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H是黑色固体。以上物质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周期族。
(2)写出K的电子式。
(3)写出H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D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写出A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K与E反应时产生的现象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F的燃烧热为akJ/mol,L的燃烧热为bkJ/mol,试写出F生成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硝酸盐的受热分解进行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分别加热了Ca(NO3)2、Cu(NO3)2、AgNO3三种固体。(加热及夹持装置未画出)
(1)甲同学加热的是Ca(NO3)2。加热过程发现:装置②中产生 气泡,部分石蕊试液被压至装置③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②中的气体,木条复燃;分析装置①中剩余的固体得知,剩余固体中含有N元素,且显+3价。请写出Ca(NO3)2受热分解后生成产物的化学式:、。
(2)乙同学加热的是Cu(NO3)2。加热过程发现:装置②中也有气泡产生,但在上升的过程中消失。石蕊试液逐渐变为红色,液体几乎不被压至装置③中。装置①中的固体逐渐变为黑色。请写出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丙同学加热的是AgNO3。加热过程发现:装置②中也有气泡产生,但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部分消失,剩余的气体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石蕊试液也逐渐变为红色,有少量液体被压至装置③中。装置①中的固体逐渐变为黑色。丙同学据此写出了AgNO3受热分解可能的两种化学方程式:
(Ⅰ)4AgNO3 2Ag2O+4NO2↑+O2↑(Ⅱ)2AgNO3
2Ag+2NO2↑+O2↑。
Ⅰ、Ⅱ中正确的是,并说明理由:。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
(4)由上述3个实验的结果,请你推测硝酸盐受热分解的规律:。
(5)标况下如丙同学操作,称量ag硝酸银,受热完全分解后,读取量筒体积为bml,求硝酸银的分解率:____________(化简成整数比例关系,可不用化成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