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以上材料说明
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
1960年,美国的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下列各项中,对特里芬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力争回归原来的金本位制 |
B.主张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
C.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是一对孪生兄弟 |
D.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崩溃的必然性 |
“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对上述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
B.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 |
D.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
有历史学家慨叹:“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两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说明
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
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C.发展资本主义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
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
以下民国初年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从表中可以看出,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进步性不包括
旧式婚姻情况 |
新式婚姻情况 |
1. 父母之命、煤妁之言 2. 问名(互问庚帖卜之) 3. 会亲(即订婚) 4. 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 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6. 过妆(送嫁妆) 7. 娶亲 8. 回门 |
1. 自由恋爱 2. 订婚 3. 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 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
A.观念上男女婚姻自主、平等 B.礼仪上由繁琐到相对简单
C.逐步走向法制性和契约性 D.政治因素对婚姻影响减弱
1932年“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两项光彩夺目的桂冠,落在了荣氏兄弟的头上。荣氏兄弟能够成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主要得益于
A.政府的经济政策 | B.国内的和平环境 | C.优越的社会制度 | D.提倡国货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