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在邀请宋庆龄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电报中说:“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这里的“遗志”实现主要指

A.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 B.代议制民主的真正实现
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D.民主主义革命目标的基本完成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A.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B.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诗界革命”“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家庭革命”“教育革命”“社会革命”“佛教革命”“经济革命”“科学革命”“国民革命”等术语、口号相继出现。下列对当时这一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革命”已带来根本性变化
B.“革命”话语影响极为广泛
C.国民的权利自由得到法律保障
D.“政治革命”目标已彻底实现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当个人起来坚持自己作为国家的成员而非作为家族的成员之地位时,宗族社会便瓦解了”。造成所谓“宗族社会”瓦解的原因不包括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宗法制及其观念的崩溃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政治及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里号召东方青年为了“人类全体的幸福”振作起来“去超拨”“大海对岸那边”“愁着物质文明破产”而“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的“好几万万人”。表明他由传统文化的掘墓人而变为守墓人。导致梁启超文化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战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
B.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
C.袁世凯在思想领域尊孔复古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王见“短暂春天”

日本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A.完全相同 B.正好相反 C.部分相似 D.三者同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