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
|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
| C.“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
某当代学者在评价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位里程碑式巨人时,用了如下小标题。这位“思想巨人”有可能是
| 一 |
以西方天赋人权抨击封建专制主义 |
| 二 |
以西方进化论为变法之理论基础 |
| 三 |
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振兴国家之根本 |
A.魏源B.严复 C.陈独秀 D.孙中山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讽刺小说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底价值,……所以讽刺小说从《□□□□》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其中的“《□□□□》”最有可能是
黄宗羲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也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下列对黄宗羲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猛烈批判君主专制,促进明清之际思想活跃
②矛头直指君主制度,具有近代民主启蒙色彩
③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同时又发展了儒家思想
④虽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统治地位,但成为近代进步思想先声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
| A.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 | B.发展了“天人感应”的理念 |
| C.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理论保障 | D.使汉王朝开始重视文化教育 |
“(二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这种经济合作或联合短时期内在全球化范围内难以实现,于是,一些地理位置上相邻、利益相近的国家就……纷纷建立各种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织。”上述材料不能表明
| A.经济、科技、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
| B.经济全球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
| C.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
| D.经济全球化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