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所学分析下表,正确的是
表:美国、苏联、日本、中国国防开支表(单位:10亿美元)
|
1950年 |
1953年 |
1954—1961年 |
1962年 |
1970年 |
美国 |
14.5 |
49.6 |
40.5~47.8 |
52.3 |
77.8 |
苏联 |
15.5 |
25.5 |
26.7~43.6 |
49.9 |
72.0 |
日本 |
|
0.3 |
0.3~0.4 |
0.4 |
1.3 |
中国 |
2.5 |
2.5 |
0.3~7.9 |
9.3 |
23.7 |
①国防开支少有利于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
②苏联是二战后唯一能在军事上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③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均导致美国国防开支大量增加
④中国国防开支在六十年代的激增是因为经济的好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战期间, 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 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①批准而能采取行动, 而你不必为②所困扰。而另一方面, 我从不为③所困扰, 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它的支持。”题中的①②③对应正确的应当是
A.①国会②内阁③议会 | B.①最高法院②参议院③下议院 |
C.①内阁②国会③下议院 | D.①国会②最高法院③内阁 |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 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
C.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 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③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④两种观点恰好相反,其中有一个是错误的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②③ |
在古代中国每一个主要王朝创立之初,帝国政府都会忙碌于农业生产的恢复,这里的农业生产恢复指什么
A.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 B.建立正常赋税征收制度 |
C.重建小农经济 | D.实现土地的平均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