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 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称帝建立汉朝,遵循宗法制的原则,他应立下面哪个孩子为太子——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人:
选项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生母姓名及身份 |
在诸子中的特点 |
A |
刘肥 |
男 |
20岁 |
曹氏,刘邦反秦前在家乡的情妇 |
最年长 |
B |
刘元 |
女 |
12岁 |
吕雉,刘邦结发之妻, 现封为皇后 |
人缘最好 |
C |
刘盈 |
男 |
10岁 |
也是吕雉,同上行 |
柔弱善良 |
D |
刘如意 |
男 |
3岁 |
戚姬,刘邦最受宠的妃子 |
最受父亲宠爱 |
我国古代某种制度“引导老百姓想的是如何加入既得利益集团,成为其中的利益者,而不是如何推翻既得利益集团。”该制度是
A.征辟察举制 | B.科举制度 |
C.三省六部制 | D.郡县制 |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这些说明:
A.唐太宗从善如流有良好的帝王素质 | B.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 |
C.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 | D.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 |
《前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①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②宰相不被重视③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 ④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汉武帝时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其中有“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 |
B.打击地方高级官员执法不公 |
C.打击地方高级官员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 |
D.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子弟不法 |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 B.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关心民众 |
C.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 D.经常修筑驰道,巡视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