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 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称帝建立汉朝,遵循宗法制的原则,他应立下面哪个孩子为太子——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人:
选项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生母姓名及身份 |
在诸子中的特点 |
A |
刘肥 |
男 |
20岁 |
曹氏,刘邦反秦前在家乡的情妇 |
最年长 |
B |
刘元 |
女 |
12岁 |
吕雉,刘邦结发之妻, 现封为皇后 |
人缘最好 |
C |
刘盈 |
男 |
10岁 |
也是吕雉,同上行 |
柔弱善良 |
D |
刘如意 |
男 |
3岁 |
戚姬,刘邦最受宠的妃子 |
最受父亲宠爱 |
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在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如出一辙 |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
秦汉时期,统治者致力于实现“大一统”,秦始皇的“坑儒”运用赤裸裸的暴力,而汉武 帝的“尊儒”运用隐蔽的柔性手腕。统治者在对待儒学方面殊途同归的原因是( )
A.统治者在重武还是重文之间摇摆 | B.打击思想领域中的敌对势力,清除异己 |
C.皇帝个人的好恶 | D.加强君主专制和思想控制的需要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 B.荀子、孟子 | C.商鞅、孟子 | D.韩非子、董仲舒 |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 B.人性本恶 | C.礼法并用 | D.民水君舟 |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D.存天理,灭人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