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学者宋元彬在日记《红尘冷眼》中说:“(某日)晚,参加(浙江省政协丽水调研活动)文教专业组,听取丽水县文教方面负责人之报告,报告扫盲工作者谓经过八昼夜的苦战,扫了五万文盲,每人认识了一千五百字。”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正在落到实处 | B.“教育革命”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 |
C.大跃进运动波及文化教育领域 | D.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收获成效 |
《荣氏百年》一书中提到,荣宗敬与荣德生决定经营面粉厂,在调查市场时发现“正值义和团运动高潮,北方局势不稳,市场凌乱涣散,实业异常难做,唯独面粉业销路旺盛”,此时“面粉业销路旺盛”的原因主要有()
①清政府已经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民以食为天,动乱时尤其如此
③西餐已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盛行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某种文学体裁与相关地域有一定的联系。有学者用“优闲舒适的空气”、“飞扬缥缈的火神”、“含睇宜笑的美女”、“桂酒椒浆的芳烈”来描述南方的某一文学体裁,下列作品中最能反映这一文学体裁的是()
A.《诗经》 | B.《离骚》 |
C.《上林赋》 | D.《感天动地窦娥冤》 |
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列中国古代农业耕作工具和技术发明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④③ | B.②①③④ |
C.②③①④ | D.③②①④ |
对“中国”进行历史研究,有一个历史的变迁:从很久之前开始,人们主要“从中国看中国”;近代后日益“从西方看中国”;近期有不少学者提出“从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看中国”。这反映出()
A.历史研究的标准可以随意地选择 |
B.历史认识不具客观性 |
C.历史认识就是不断地怀疑与否定 |
D.史学观念随时代变迁 |
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中,有人主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有人提出“天地之化日新”,还有人认为“原始人是高贵的野蛮人”。提出以上主张的思想家分别是()
①老子②朱熹③王夫之④卢梭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