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英国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在英国内战时写下《利维坦》一书,书中第二部分中指出,国家产生前,人们生活在自然状态中,这种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连绵不绝的战争状态,为了摆脱这种恐怖暴力的自然状态,于是出于人的理性而订立契约,交出每个人全部的自然权利,让一个利维坦(圣经中的怪兽)全权统治,利维坦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部分人,或者可以是全体人,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统一为一个人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志,服从他的判断组成国家,维护个人的利益。为了这个强大的利维坦,公民自由就没有必要了。
材料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大事记:1640-1642年 议会斗争;1642—1649年内战;1649-1653年英吉利共和国成立;1653-1659年 克伦威尔独裁时期。1653年克伦威尔正式宣布自己就任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护国主”,英吉利共和国时代结束,以克伦威尔的个人军事独裁为特色的护国政体时期开始;1658年,克伦威尔病逝。英国重新进入混乱时期。1660年,斯图亚特封建王朝复辟,他们推行反动政策,实行血腥报复,严重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688年“光荣革命”。
——维基百科
(1)根据材料一回答:概括材料中霍布斯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霍布斯还有哪些进步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回答,霍布斯观点在当时是否受到质疑?为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秦占领巴蜀地区之后,实施了从秦本土往蜀地移民的措施。)“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秦惠文、始皇克定六国,辄徒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故工商致结驷连骑,豪族服王侯美衣,娶嫁设太牢之厨膳,归女有百两之车,送葬必高坟瓦椁,祭奠而羊豕夕牲,赠禭兼加,赗赙过礼,此其所失。原其由来,染秦化(秦国文化)故也。”
——《华阳国志》
材料二“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
——《史记·货殖列传》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秦在巴蜀地区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采取这些措施的效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顾起来,似乎科学革命甚至比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更大的意义。农业革命使文明成为可能,但是,一旦前进了这一大步,农业就没再作出进一步的贡献。科学则相反,恰好借助于它的研究法而不断地稳步发展。科学本身包含了无限进步的可能性。如果我们记住过去数世纪的科学成就和它现今日益加快的发展速度,那么,我们对科学的惊人的可能性和意义即使不了解,也可以正确估价。此外,科学是人类全体的;由于科学以客观的研究法为基础,关于科学的种种提议已为人们所普遍赞同。科学是非西方民族所普遍尊重和追求的西方文明的一个产物。实际上,正是科学及与它有关的技术,使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因此,从前的从属民族如今正力求通过弄清楚西方对人类作出伟大而独特的贡献的秘密来矫正不平衡状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斯塔夫里阿诺斯关于科学革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求:对科学革命促进社会发展问题,持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十八大报告将城镇化提到了极高的位置,城镇化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历史上,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比较曲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各个朝代的城市化率

时期
战国
西汉

南宋


时间
公元前300年
公元2年
745年
1200年
1820
1893年
城市化率
15.9%
17.5%
20.8%
22.0%
6.9%
7.7%

——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材料二:近代以来,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大城市。
——何一民《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研究》
材料三:1949-200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

——根据《中国城市年鉴2009》整理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城市化大致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成就。
(2)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3)分析材料三,说明1949至1957年间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特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城市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惟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爱因斯坦
材料二作为科学家,他的理论非常深奥,一般人无法领悟。作为思想家,他的见解相当深邃,普通人难以理解。可是,这样一位科学精英和思想精英,为什么会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昵?……爱因斯坦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世界公民。——《爱因斯坦与大科学的诞生》
(1)材料一中“牛顿创造的概念”、材料二中爱因斯坦的“理论非常深奥”分别指的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1952年11月8日,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提名爱因斯坦为总统候选人。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被提名为以色列总统候选人的原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军事理论家富勒根据大战中使用坦克的经验,提出并论证了坦克制胜的理论。他认为战争自古就是武器的较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武器的改进仅限于增强火力,而没有提高防护能力和机动能力,从而导致交战双方凭借工事对垒都无法突破对方防御阵地。当时各国的工业生产虽然早已用机械动力代替了人力,但军队在战场上的运动却仍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而坦克既有阵地防御所需要的防护力,又有阵地进攻所需要的突击力和机动力,因而在未来战争中将成为主要兵器。
材料二美国首先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揭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在大规模的空中打击中,美军飞机投掷了大量高精确度“灵巧炸弹”。双方地面部队尚未接触,伊军前线部队已被摧毁50%以上。依托高技术优势,在多国部队使伊拉克的指挥和控制系统瘫痪后,地面部队发动进攻,仅100小时后,多国部队就将科威特境内和伊、科边境的伊拉克军队歼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富勒的军事思想,并指出这一军事思想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并指出这些特点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