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中等国都根据自己的利益提出了在远东应该建立的新的国际秩序模式,……各国对远东新秩序的追求构成各国外交活动活动展开的基本背景。但不幸的是,一战后美日中等国试图建立的远东新秩序彼此相互冲突,无法协调,最终导致30年代的危机与混乱。
——王立新《入江昭与美国的国际关系史研究》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利益”是什么?结果如何?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远东地区“30年代的危机与混乱”的表现,并分析其后果。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华盛顿在担任总统时期的主要事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1)材料中的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2)“明治维新”的成功与其策略正确密不可分。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具体表现为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思想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
(1)从17世纪至19世纪,欧洲历史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试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史实加以说明。
(2)完成中国近代化历程简表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化揭开新篇章。试从政治、经济方面概述其表现。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变化,并分析发生每次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我国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简表

材料四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

(2)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特点.
(3)我国全面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任重道远,试说明理由.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争为人类之恶性……近百年来白种之物质进化,实超前古,而其心性进化尚未离乎野蛮,故战争之祸于今尤烈。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观点?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两次战役“性质的不同”?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民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现今不列颠国王拒绝批准那些对于公共福利最有用和最必要的法律。……我们谨庄严的宣告: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1776年《独立宣言》
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六条:“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1789年《人权宣言》
(1)以上两则材料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哪些基本思想?反映在政治上其共同要求是什么?
(2)以上两个文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