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7g羟基(-OH)所含有的电子数是10 NA个 |
B.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4NA个 |
C.常温下,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个 |
D.4.2g C3H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一定为0.1NA |
下列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某无色溶液中:Na+、Cu2+、Cl-、MnO4- |
B.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a+、SO42-、K+、SCN-- |
C.含有大量NH4+的溶液中:Ba2+、K+、Cl-、OH- |
D.在pH=1的溶液中:K+、Fe3+、Cl-、NO3- |
甲、乙、丙三种元素均位于第三周期,其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本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是第IA元素,丙是第VIIA元素 |
B.甲、丙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
C.乙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 |
D.丙是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
如图进行实验,试管中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选项 |
a |
b |
试管中现象 |
离子方程式 |
A |
硫酸 |
KI淀粉 |
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呈蓝色 |
4H++ 4I- + O2=2I2 + 2H2O |
B |
稀盐酸 |
Na2CO3 |
开始时无气泡,后来有气泡 |
CO![]() ![]() HCO ![]() |
C |
稀盐酸 |
Na2SiO3 |
产生白色胶状物 |
2H++ SiO![]() |
D |
硫酸 |
滴有酚酞的Ba(OH)2 |
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Ba2+ + OH- + H+ + SO![]() BaSO4↓ + H2O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甲烷含有的电子数为NA |
B.1 L 0.1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1 NA |
C.1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数为0.2 NA |
D.标准状况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15NA |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
A.外观澄清、透明 | B.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
C.丁达尔现象 | D.分散质粒子能透过半透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