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法、图像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Ⅰ.图(A)是短周期某主族元素X的电离能所示情况。则X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 族。
图B是研究部分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规律的图像,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 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
Ⅱ.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元素o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
(2)由j原子跟c原子以1∶1相互交替结合而形成的晶体,晶体类型与晶体j相同。两者相比熔点更高的是 (填化学式),试从结构角度加以解释: 。
(3)i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下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下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下图丙所示。
请回答:晶胞中i原子的配位数为 ,一个晶胞中i原子的数目为 ,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 。
A、B、C、D分别是HCl、FeCl3、MgCl2、AlCl3溶液中的一种,某实验小组用另一种溶液X与它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试推断A、B、C、D、X分别为:
A:B:C:D:X:
现有只含C、H、O的化合物A~D,方框内给出了它们的有关信息。
⑴试写出D的分子式
⑵试写出A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为一种常见的液体试剂。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淡黄色粉末和M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若固体乙是硫化铝,则:
①C化学式是,G的化学式是;
②H溶解于A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
⑶若白色沉淀D不能溶解于A溶液,气体C能使湿润的试纸变蓝,则固体乙的化学式可能是
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质子的化合物,C和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B、C两种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
⑴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A、B、C、D四种元素中三种,不能被确定的第四种元素是 ,
写出转化关系图中已确认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以下四个补充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进一步确定第四种元素,但其中一个条件推断出的第四种元素与其余三个条件推断出的第四种元素不同,这个条件是 ;
A.化合物甲与丙、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 B.化合物甲、乙、丙都是无色物质,其中只有甲有刺激性气味 C.通常情况下乙和丁不发生反应,若将乙、丁、单质C混合,立即发生化合反应。
|
D.单质C和化合物丁不能共存。
依据该条件推断,第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 Pauling提出电负性(用希腊字母χ表示)的概念,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 Pauling假定F的电负性为4,并通过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他元素的电负性。Linus Pauling建立的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H:2.1 |
||||||
Li:1.0 |
Be:1.5 |
B:2.0 |
C:2.5 |
N:3.0 |
O:3.5 |
F:4.0 |
Na:0.9 |
Mg:1.2 |
Al:1.5 |
Si:1.8 |
P:2.1 |
S:2.5 |
Cl:3.0 |
K:0.8 |
Ca:1.0 |
Ga:1.6 |
Ge:1.8 |
As:2.0 |
Se:2.4 |
Br:2.8 |
Rb:0.8 |
Sr:1.0 |
In:1.7 |
Sn:1.8 |
Sb:1.9 |
Te:χ |
I:2.5 |
Cs:0.7 |
Ba:0.9 |
Tl:1.8 |
Pb:1.9 |
Bi:1.9 |
Po:2.0 |
At:2.2 |
Fr:0.7 |
Ra:0.9 |
回答下列问题:
⑴纵观各周期主族元素电负性变化,谈谈你对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理解:;
⑵预测Te元素χ的值;
⑶你认为Linus Pauling提出电负性的概念是确定化合物中原子哪种能力的相对大小?;
⑷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这两种元素通常形成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AlBr3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