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研究CO2浓度对某种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将小球藻接种到不含       元素的培养液中,并将藻液平均分为       组分别置于不同CO2浓度的培养箱内,光照14小时,连续培养5天。
(2)每隔24小时取样,利用       测定小球藻细胞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3)该实验中对照组的CO2浓度为       ,小球藻数量增长的最适CO2浓度为       ;当CO2浓度在       范围时,小球藻增长受到抑制,但并没停止增长。
(4)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CO2浓度升高,小球藻细胞的碳酸酐酶(细胞内外均有分布)和RuBP羧化酶的活性均显著提高。胞外的碳酸酐酶能将水体中靠近细胞表面的HCO3脱水形成CO2,然后CO2进入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CO2与C5结合,这个过程叫做       。C5在细胞中含量保持稳定的原因是       ,这一过程需要       参与。
(5)小球藻吸收大气中的CO2转化为细胞中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的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球藻合成的有机物可用于工业上生产C2H5OH等燃料。在细胞内产生C2H5OH的过程叫做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乙为某种二倍体植物的2个植株,其体细胞中2对同源染色体(Ⅰ和Ⅱ)及相关基因分别见图甲和图乙,其中图乙表示变异情况。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过程均不发生交叉互换。A和B是显性基因,A和a分别控制高茎和矮茎;B和b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

(1)若甲植株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为N。N的矮茎红花个体中纯合子占 ;若N的全部高茎红花植株自由交配,其子代中矮茎白花个体占
(2)乙植株发生了的变异类型是 ;发生该变异时,基因的碱基
(3)如果乙植株产生配子时,具有同源区段的染色体都可以正常进行联会,该植株产生的配子类型共有
种。
(4)为检测某植物体是否含有A基因,首先要在含有A基因的DNA片段 ,以此作为探针,与从该植物提取出来的 进行

正常成年人血液中化学物质(X)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

(1)在饥饿时,如果X是血糖,在a→b时段,血糖浓度这一变化主要是通过 的分解等过程实现的;b→c的变化过程与血液中 (激素)的上升有关。
(2)如果X是抗利尿激素,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导致血浆渗透压和尿液中尿素的浓度
(3)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 。如果X是CO2,c→d时段,呼吸强度会 ,参与该过程的是 调节。
(4)如果X是甲状腺激素,请用箭头和文字描述c→d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

根据有关材料作答。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点时,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也不增加,该点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a~d4种植物的单个植株在自然CO2浓度及最适温度下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如下表。

(1)植物细胞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 ;利用CO2的具体部位是
(2)光照强度为0.4 klx时,表格中 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多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
(3)仅考虑温度和CO2含量的影响,在温度较高,CO2较少的密闭温室中,植物的光补偿点较 。大田玉米群体的光饱和点比单株玉米的光饱和点要高,主要原因是

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生化机制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
(1)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AABB、aaBB和aabb三个纯种白色报春花品种,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程序:
Ⅰ.选择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Ⅱ.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随机交配得F2种子;
Ⅲ.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F2自交,然后选择开黄色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种;
Ⅳ.重复步骤Ⅲ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①补充完整以上程序。
②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
③报春花的雌蕊和雄蕊不等长,自然状态下可以进行异花传粉。为了让F2自交,应该怎样处理?
④F2植株中开黄花的占___ __,在这些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___ ___。
⑤有同学认为这不是一个最佳方案,你能在原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以缩短培育年限吗?请简要概述你的方案。

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病(A-a)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世代相传;乙病(B-b)的发病率较低,往往是隔代相传。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请根据材料作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主要理由是
(2)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Ⅲ10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Ⅳ11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几率_______,只患甲病的几率为________。
③如果Ⅳ11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患病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