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玉米籽粒的甜与非甜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
①新的等位基因出现时_____的结果。
②非甜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GA、UAA或UAG)
上述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如果该序列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被替换成T-A,该基因上述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_____。
③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据此可以判断:_____玉米既可以自花授粉,也可异化授粉,假设两种授粉方式出现的几率相同,将上述非甜玉米果穗上所有玉米籽粒种植产生的子代玉米籽粒中,甜:非甜=___。现将刚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待其甜味,这是因为____。
玉米的抗病(A)和不抗病(a)、高杆(B)和矮杆(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纯合的不抗病高杆和抗病矮杆两个品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纯合的不抗病高杆和康比矮杆杂交,得F1。
第二步:F1自交得F2。
①F2中的抗病高杆植株与不抗病矮杆进行杂交,则产生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
②F2中全部抗病高杆植株再次自交获得F3,F3中抗病高杆出现的概率为_____。
③将F2中全部抗病高杆植株选出进行随机自由传粉得到F4,F4中抗病高杆出现的概率为____。
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该小组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并作实验假设:如果将其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该小组学生设计的实
验步骤如下:
(一)配制10%、20%、30%的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
(二)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表面的水分,分别放入
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10分钟。
(三)取出叶片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5个细胞测量其A、B
值(如图A为细胞的长度,B为原生质体的长度)。在此基础上,
请你参与设计、分析与讨论。
(1)请你设计一张表格,用于记录原始数据,去除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并记录B/A(%)值。
(2)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所作的曲线如图。请你就该结果作出分析并得出结论。分析: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
①该小组同学应选用记录表中哪组数据作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的,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你怎么处理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真核细胞的一部分,请分析后回答:(1)此图是 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
的理由是 。
(2)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填序号)。
(3)物质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水的细胞器除叶绿体、线粒体
外,还有 、 等。
(4)为研究细胞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
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
(5)若用丙酮从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
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是否大于细胞表面积的2倍?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此细胞是不是在中学实验室条件下观察线粒体的理想实验材料?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下图)。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
含量________,尿素含量________。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
尿素,推测其是________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吸收的葡萄糖
主要通过________作用,为细胞提供__________。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
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材料一 2008年9月11日,三鹿公司承认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并发布召回三鹿问题奶粉的声明。三聚氰胺,分子式为C3H6N6,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低毒。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对生殖、泌尿系统造成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材料二 食品工业中常常需要检测蛋白质的含量,但是直接测量蛋白质的含量在技术上比较复杂,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范围推广,所以业界常常使用一种叫做“凯氏定氮法”的方法,即通过测定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蛋白质的含量。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化学组成上看,三聚氰胺与蛋白质含有的共同元素有,后者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为。
(2)材料二中所述的检测办法有个弱点,即只要在食品、饲料中添加一些含量高的化学物质,就可在检测中造成蛋白质含量达标的假象,这正是一些不法商家在食品、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的目的。
(3)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反应来定性检测待测物中有无蛋白质存在。
(4)婴幼儿身体的肌肉主要由蛋白质构成,但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的功能特性各不相同,这是因为。
A.肌细胞形状不同 | B.在人体细胞内的合成部位不同 |
C.支配的神经不同 | D.构成各种肌肉的蛋白质结构不同 |
(5)据报道,小动物食用了含有被三聚氰胺污染的麦麸的宠物食品后导致肾衰竭死亡。某课题小组为验证含有被三聚氰胺污染的麦麸的宠物食品的危害,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鼠若干只,。
第二步:甲组每天;
乙组每天。
第三步:。
第四步:每天检测小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小鼠死亡的数目。
请分析该实验的实验目的:。
实验结果预测:。
实验结论:。
关于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
O |
C |
H |
N |
P |
S |
玉米细胞(干) |
44.43 |
43.57 |
6.24 |
1.46 |
0.20 |
0.17 |
人细胞(干) |
14.62 |
55.99 |
7.46 |
9.33 |
3.11 |
0.78 |
活细胞 |
65.0 |
18.0 |
10.0 |
3.0 |
1.40 |
0.30 |
(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含量多的是氧元素和元素,发生差异的原因是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化合物中。
(2)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新陈代谢作用。
①在秋季收获大豆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
水。如果大豆细胞内水分过多,则会使细胞的作用加强。
②从上述现象可以推断,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含量比值变,则新陈代谢加强。
③浸泡约一周时间,黄豆芽已长得又白又粗,1 kg的黄豆能生出5 kg的黄豆芽。在这个过程中,黄豆细胞内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是,种类变化是,其原因是。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中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成分较多,此类化合物主要作为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
(4)蛋白质和核酸是构成原生质的最重要的化合物,在表中的元素中,这两种化合物的生物元素在组成上最明显的差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