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的体液名称:
①表示______;②表示在淋巴管内的_____;③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______;④表示组织间隙的________。
(2)以上②、③、④合称________液,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_______。
(3)人体内的细胞通过_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则对新陈代谢起着________作用。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答有关人体内环境自稳态问题。
在运动过程中身体需要维持稳定状态。图1和图2分别表示一个运动员与一个常人在运动和休息状态下每分钟的血流量(用心输量表示)和耗氧量数据。

(1)图中数据显示,休息状态和大运动量时比较,运动员和常人的心输出量和肌肉耗氧量都出现了变化,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常人和运动员进行相同程度的大运动量,运动员的心输出量比常人多,原因是_______。
(3)大运动量后,经测量可发现人体皮肤处的温度会迅速上升,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由图1可知,运动时人体__________(收缩/舒张)压升高,此时,______________神经活动加强,进而影响效应器官心脏和血管活动。
(5)剧烈运动时,人体肌细胞会因供血不足而产生大量_________进入细胞外液,但并不会引起血浆中pH发生剧烈的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运动量后,机体因出汗而大量失水,同时引起口渴。此时,水的摄入需求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控制,水的排出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浓度。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
下图显示微生物的接种实验中的一些步骤。

(1)图中的接种工具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步骤①和②的操作:
步骤①中,为何要将接种工具灼烧至变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②中,为何要将接种工具冷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接种方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用三个平板培养三种细菌(E.coli、S.albus、B.subtilis),然后在培养基上打出直径为3mm的孔,并在孔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甲抗生素,经过一定时间培养后,可以在孔的周围观察到一圈清晰区,此乃抑制细菌生长所致。测量清晰区的直径(如图所示),数据如下表。

细菌
不同浓度甲抗生素条件下清晰区直径(mm)
5μg/mL甲
7.5μg/mL甲
10μg/mL甲
15μg/mL甲
20μg/mL甲
E.coli
7
10
14
16
16
S.albus

5
8
13
17
B.subtilis
5
7
9
14
19


(4)比较10μg/mL甲抗生素和20μg/mL甲抗生素在控制E.coli和S.albus方面的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控制S.albus方面,甲抗生素具有抑菌作用的最低浓度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感染B.subtilis而患病。举出三项理由,解释为什么用25μg/mL甲抗生素治疗该病人是不明智的做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有关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与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
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某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显示受刺激部位的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

(1)图1中,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1中画出受刺激时膜电位的变化曲线。
(3)若增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则受刺激时膜电位与原先相比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导时,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小泡释放该种递质及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的是图2中的()。

(6)医学上常用一些药物影响来神经冲动在突触传递,从而造成冲动传递功能的障碍。从理论上 讲,下列影响机制可以干预突触传递的是______________(多选)。

A.干扰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B.增加突触后膜的通透性
C.减少酶的降解 D.抑制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

回答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
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图乙表示该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的O2产生量-呼吸作用的O2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1)在图甲中,b可代表______,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
(2)在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内生成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在N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减慢并趋向平衡,其制约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点状态时,可以发生图甲中的哪些过程? 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D点时发生(字母表示)____________。
用该植物大小相似的绿色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lx,20000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4)该叶片在20℃下呼吸速率是10℃下的___________倍。该叶片在10℃、5000 lx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mg。该叶片在 20℃、20000lx的光照条件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____________mg。

回答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问题。
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

(1)图中细胞质基质存在于________(填“P”或“Q”)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主动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类型中, Y离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
A.X离子转运时释放的能量 B.ATP直接提供能量
C.光能驱动 D.细胞内物质合成时释放的能量
(4)下列生物中,最有可能采用c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是()
A.噬菌体  B.细菌   C.果蝇   D.小鼠
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为了证实这一假设,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分别置于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甲组给予正常呼吸,乙组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
(5)若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则一段时间后两组溶液中浓度降低的是________组。
(6)细胞膜的主动运输对活细胞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