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如下材料:
材料甲:科学家将牛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在,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科学家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出转基因烟草。
材料乙:T4溶菌酶在温度较高时易失去活性,科学家对编码T4溶菌酶的基因进行改造,使其表达的T4溶菌酶的第3位的异亮氨酸变为半胱氨酸,在该半胱氨酸与第97为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了一个二硫键,提高了T4溶菌酶的耐热性。
材料丙:兔甲和兔乙是同一物种的两个雌性个体,科学家兔甲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移植到兔乙的体内,成功产出兔甲的后代,证实了同一物种的胚胎课在不同个体的体内发育。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甲属于基因工程的范畴。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 法。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的工具酶有 和 。在培育转基因植物是,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的作用是 。
(2)材料乙属于 工程范畴。该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 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 的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间结构改变的原因是组成该酶肽链的 序列发生了改变。
(4)材料丙属于胚胎工程的范畴。胚胎移植是指将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 种的、生理状况相同的另一个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新个体的技术。在资料丙的实例中,兔甲称为 体,兔乙称为 体。
(5分)下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l)图中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形,可以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______。此时种群增长率为。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点是__________。
(3)迁入种群在第2年后增长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
(5分)下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变化,试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这三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_______,K]
(2)种群丙繁殖速度最快是在图中的哪一点?。
AB段繁殖速度受到限制的原因是:
①;
②。
(3)丙种群在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中的_________。
(6分)右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回答
(1)调控该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
(2)2代表传入神经元细胞体,则下列关于反射弧结构的表述,错误的是
A. 6代表感受器 | B.1代表传出神经 | C.3代表突触 | D.5代表效应器 |
(3)兴奋在3中的传导是单向的,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4)如果将1中神经纤维取出一段进行如下图的实验,请分析回答: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如图),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次方向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6分)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中写字母,在“——”上写名称。)
(1)图中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图中[E]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
(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则不利于身体健康。此时机体会处于饥饿状态,但一般情况下,体内的血糖仍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胰岛分泌(填激素)增加,使分解成葡萄糖增加,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③d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b,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设该装置编号为Ⅲ,装置Ⅲ除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外,其他设计与装置Ⅱ相同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1 |
a________ |
b 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c 不移动 |
d________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e________ |
f________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3)请写出糖类(葡萄糖)经过酵母菌代谢活动后变成酒精的化学反应式_。
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
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