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以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
B.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和制备单克隆抗体 |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植物茎尖脱毒 |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养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
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
民国五年,李大钊在《民彝》创刊号上说:“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李大钊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 | B.李大钊主张君主立宪 |
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 D.五四运动正如火如荼进行 |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
A.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
C.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
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 “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对于“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
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 |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
C.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
《世界史编年手册》记载:“1930年6月17日,胡佛不顾一千多名经济学家的反对而签署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于是其他国家竞相进行报复,到1931年底,约有25个国家采取了报复措施。”这段史料反映了( )
A.世界贸易冲突加剧 |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C.美国开始经济危机 | D.美国全面干预时代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