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用克隆猕猴创建糖尿病模型并探索该病的治疗方法。实验过程如下:
将9只健康的克隆猕猴进行适应性饲喂2周后,随机分为甲乙两组。
|
甲:糖尿病模型组(6只) |
乙:正常组(3只) |
饲喂 |
高糖、高脂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水果,喂养4周 |
普通饲料和充足的饮水、水果 |
处理 |
静脉注射30%的链脲佐菌素(糖尿病诱导剂) |
不做处理 |
采血 |
3天后空腹采血,以后每周采2次,连续12周 |
与甲组同时段空腹采血 |
处理 |
A组:3只猕猴动脉注射一定量的干细胞悬液 B组:3只猕猴动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
不做处理 |
采血 |
注射后第1、6周空腹采血 |
与甲组同时段空腹采血 |
(1)实验中对照组是 。
(2)链脲佐菌素为一种广谱抗菌素,具有抗菌、抗肿瘤作用,其副作用为破坏动物体内的 细胞导致动物患上糖尿病。
(3)实验中主要监测血液中四项基本指标:① 、②血脂、③ 和C-肽等物质的含量变化。
(4)血液中C-肽含量变化是诊断糖尿病类型的重要依据。1分子某前体蛋白在细胞的________处合成后。通过内质网以小泡形式运输到 ,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成1分子③和1分子C-肽,然后以 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5)饲喂12周后,收集乙组中某只猕猴24小时的尿液,经防腐处理后,取尿样2毫升加入1毫升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试管中 ,空腹情况下乙组猕猴仍能使①维持在正常水平,其体液调节过程是: 。
(6)实验中采用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猕猴。为追踪干细胞成活、分化等情况,研究人员设计了巧妙的方法:选用正常雄性猕猴作供体,将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糖尿病猕猴体内,干细胞中的 作为追踪的标记物。
(5分)图甲是某种细胞结构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的局部放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可能表示的是下列中的。
A.黑藻叶肉细胞 | B.大肠杆菌细胞 |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 D.人乳腺细胞 |
(2)在细胞质中,内含有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物质。(填序号)
(3)某物质由104个氨基酸组成,该物质在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图中的,(填序号)该结构的形成与图中_______有关。(填序号)
(4)若把该细胞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图中⑤处将发生的变化是。
完成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的概念图。
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①是,③是,
⑦是_____________.
(2)该化合物的名称为,它是由个氨基酸失去了
分子水而形成的。
(3)该化合物中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决定的,其编号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同自然界的许多物体一样,生物体也是由分子组成的,根据组成生物体的分子的种类和功能填写下列
空格:
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物质;鸽子体内储存能量和减少热量散失的物质是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__物质;催化新陈代谢各种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____,绝大多数是蛋白质,但调节生命活动的激素并不都是蛋白质,如_____________。
豌豆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材料,表l表示豌豆相关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表2中的豌豆品系②~⑤除所给隐性性状外,其余相关基因型均为显性纯合,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要想通过观察花色进行基因分离定律的实验,可选的亲本组合是(填品系号);若要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选择品系①和⑤作亲本是否可行?,为什么?
(2)要探究控制子叶颜色与子叶味道的基因是否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骏,请分析并完成实验:
第一年,以品系③为母本,品系④为父本杂交,收获的Fi种子的性状表现为()
A.黄种皮、绿色非甜子叶 | B.黄种皮、黄色非甜子叶 |
C.绿种皮、绿色甜子叶 | D.绿种皮、绿色非甜子叶 |
第二年,种植F1种子,。
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则控制子叶颜色和味道的基因不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②,则控制子叶颜色和味道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