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回答下列在生物技术实践过程中,对某些实验步骤的操作中的相关问题:
(1)在腐乳的制作时,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          消毒;在提取植物细胞的DNA时,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        
(2)葡萄皮、籽中含有原花青素、葡萄皮红素和大量葡萄风味物质等,这些物质易溶于乙醇、乙酸乙酯中,因此常采用______法来分离提取,还可以用                       等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方法。
(3)为了检测某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有A,B,C三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含C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来判断某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作用,要设置的对照是(  )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发酵与食品生产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Ⅰ、下图是物质出入细胞的概念图。请回答:

(1)①、②、④、⑤的物质运输名称分别是:
,②
,⑤
(2)图中必需有载体蛋白参与的运输方式是(填编号)
Ⅱ、某课题小组为了确定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假设: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线粒体中,不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C02(与预测结果不相符)。请分析回答:
(3)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相符合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原因是肝细胞利用保存液中的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产生的CO2扩散进入细胞质基质中。
改进措施:
(4)实验步骤⑥依据的原理是丙酮酸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水彻底分解成
,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是否有产生来判断丙酮酸是否被分解。
(5)本实验中,能否用酵母菌细胞代替干细胞?
原因是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遗传物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发现的问题:
(1)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实验,证明了在“S”型细菌中,必然存在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S菌活细菌的
(2)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巧妙之处是把S型菌的等物质提纯,分别加入到培养的培养基中,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法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若用DNA被32P标记、蛋白质的S是32S噬菌体侵染DNA中P是31P、蛋白质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产生的子一代噬菌体中含是32S的占%;子二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32P的占%。
Ⅱ、下图为人类两种遗传病家族系谱。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已知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请结合遗传系谱图回答:

(4)甲病的遗传是遗传病。
(5)Ⅰ-1的基因型是,Ⅲ-10的基因型是
(6)若Ⅲ-8与Ⅲ-11婚配,生育出患甲病孩子的概率是,剩余出一个只患一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下图是减数分裂过程示意图,请结合图解分析回答:

(1)如果该过程发生在动物的精巢,A、C、G分别表示什么细胞?
A、C、
G、
(2)若D表示卵细胞, C、G分别表示什么细胞?
B、G、
(3)甲过程染色体有哪些特殊行为?



(4)染色体减半发生在图中的过程,染色单体消失发生图中的过程。

下图表示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的一部分。请据图回答。

(1)图中标号6参与____________的形成。与自然界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2)图中标号9中的主要功能物质,可被碱性染料着色。中学实验用于对9染色的常用试剂有________、_______溶液。
(3)如果用詹那斯绿染液对该细胞染色,被染成蓝绿色的结构是[ ]
(4)用甲基绿—派洛宁染色剂对该细胞染色,被染成红色结构有。(用图中标号回答)
(5)该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6)若该图要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有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而应添加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特别丰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用图中标号回答)。

下图是电子显微镜下的某一突触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当神经冲动传导至③时,会导致⑤释放到[ ]里,并扩散至[ ]上,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2)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传导只有在某些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参与下才能进行,神经递质由神经细胞合成加工,形成突触小泡,后者再与_______融合,而使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这种物质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
(3)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根据细胞膜的成分分析,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
(4)乙酰胆碱在发挥作用后,很快就被胆碱脂酶所破坏。研究发现有机磷杀虫剂能抑制胆碱脂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被破坏,结果使人体的_______系统失去控制,动物常处于震颤、痉挛之中,终至死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