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PQ、MN相距d=2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a= 30°,导轨上端接一个R=6的电阻,导轨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向上。一根质量为m=0.2kg、电阻r=4
的金属棒ef垂直导轨PQ、MN静止放置,距离导轨底端xl=3.2m。另一根绝缘塑料棒gh与金属棒ef平行放置,绝缘塑料棒gh从导轨底端以初速度v0=l0m/s沿导轨上滑并与金属棒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磁后绝缘塑料棒gh沿导轨下滑,金属棒ef沿导轨上滑x2=0.5m后停下,在此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电热为Q=0.36J。已知两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求
(1)绝缘塑料棒gh与金属棒ef碰撞前瞬间,绝缘塑料棒的速率;
(2)碰撞后金属棒ef向上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
(3)金属棒ef向上运动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如图所示,一对杂技演员(都视为质点)乘秋千(秋千绳处于水平位置)从A点由静止出发绕O点下摆,当摆到最低点B时,女演员在极短时间内将男演员沿水平方向推出,然后自已刚好能回到高处A 。求男演员落地点C 与O 点的水平距离s。已知男演员质量m1,和女演员质量m2之比=2,秋千的质量不计,秋千的摆长为R , C 点比O 点低5R。
在“探究小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x1=30.0mm,x2=36.0mm,x3=42.0mm,x4=48.0mm,则小车通过点2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装置如图8(甲)所示,已知单缝与双缝间的距离L1=100mm,双缝与屏的距离L2=700mm,双缝间距d=0.25mm。用测量头来测量亮纹中心的距离。测量头由分划板、目镜、手轮等构成,转动手轮,使分划板左右移动,让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亮纹的中心如图8(乙)所示,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纹的中心,记下此时手轮上的读数。
(1)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分别对准第1条和第4条亮纹的中心时,手轮上的读数如图8(丙)所示,则对准第1条时读数x1=_______mm、对准第4条时读数x2=_______mm
(2)写出计算波长λ的表达式,λ=_________(用符号表示),λ=_____nm
如图7所示,半球形玻璃砖的平面部分水平,底部中点有一小电珠。利用游标卡尺(或直尺)测量出有关数据后,可计算玻璃的折射率。试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1)若S发光,则在玻璃砖平面上方看到平面中有一圆形亮斑。用游标卡尺测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写出对应字母和其表示的意义)。
(2)写出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__________(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字母表示)。
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3甲所示的测量电动机转动角速度的实验装置,半径不大的圆形卡纸固定在电动机的转轴上,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在圆形卡纸的旁边安装了一个改装了的电火花计时器,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①使电火花计时器与圆形卡纸保持良好接触;
②启动电动机,使圆形卡纸转动起来;
③接通计时器的开关,使它正常工作;④多打几个卡纸,选取点迹清晰卡纸(如图3乙所示),推导角度的表达式,得出角速度的测量值。
(1)要得到角速度的测量值,还缺少一个必要的测量工具,它是()
A.秒表 | B.毫米刻度尺 | C.圆规 | D.量角器 |
(2)推导角速度的表达式,各量的物理意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