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地图形式——数字地图。据图,回答问题。

与纸质地图相比,概括数字地图功能方面的特点。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6月22日从北极点上空所见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部分),N为北极点,弧AB、AC、AD皆与极圈相切于A点。

(1)图中能表示晨昏线的是,该段弧线是(晨、昏)线。
(2)该日,A点的昼长为小时,C点夜长为小时,E点早晨时日出。
(3)该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
(4)如果此时全球刚好分属6月21日和6月22日两个不同的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读图 “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图一中地球从乙到丙时太阳直射点向______方移动。从丙到丁阳光直射在______ (南或北)半球。
⑵图一中ABCD四处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处,此时的日期为____________。
⑶地球南极和北极比较,极昼时间较长的是______极,原因是____________。(提示:地球公转的速度对时间有影响)
⑷当地球光照如图二所示时,则其在公转轨道中应位于图一中的______,(甲乙丙丁)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
⑸图二中此刻,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时。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单项选择)

A.

甲地最大

B.

乙地最大

C.

丙地最大

D.

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点。

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

由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粮食产量的经验公式:
粮食最高产量P:0.075 QTWS〔千克/(公顷·年)〕
Q:太阳辐射收入〔105焦耳/(厘米2·年)〕
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
W: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
S:土壤有效系数
根据下表数据,依据公式,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Q(105)
T
W
S
拉萨
8.5
0.38
0.5
0.6
酒泉
6.3
0.42
0.1
0.8
沈阳
5.1
0.40
0.9
0.8
武汉
4.9
0.63
1.0
0.8

(1)东北平原南部每公顷粮食产量最高可达 (用沈阳数据)。(将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括号里)

A.1101.6千克 B.11016千克
C.31016千克 D.110160千克

(2)粮食生产的自然限制因素在青藏地区主要是(用拉萨数据) ;在河西走廊主要是(用酒泉数据)
(3)江汉平原(用武汉数据)粮食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4)要发展西部地区粮食生产,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图5-8),回答问题。

图5-8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 、B 、C 、D 、E
(2)影响世界各地农业生产主要因素的差别很大,形成了农业极为明显的 特征,因此,农业生产必须坚持 的原则。
(3)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的最主要区位因素: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两年三熟: ;我国东南丘陵红壤地区种植茶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