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1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下图中A、B、C分别代表我国三个省会城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A、B、C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是交通________,都位于________铁路、________(填名称)高速公路沿线。
(3)A城速冻食品工业发展迅速,产量达到32.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试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区位因素。
(4)根据所示完成下表。
(5)随着经济的发展,A、B、C城市及附近地区产生了严重大气环境问题,尤以C城附近严重。简述其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根据2008年10月23日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示意图(图甲)。 (注:阴影部分表示耕地)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图乙)和耕地减少因素构成图(图丙)。
(1)②③⑤地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2分)
(2)简要说明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有利于种植业发展的共同自然条件。(3分)
(3)为实现全国耕地保有量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的目标,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3分)
(4)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但从长远意义来看,生态退耕有利于改善环境的质量。简要分析生态退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分)
图中甲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乙图为“‘八五’末期我国部分省区贫困人口数量图”。甲图和乙图的关联性体现如丙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若此关联图发生在图甲中的B处,则丙图空格中①表示,
②表示;该地区综合整治措施有。(2分)
(2)图乙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三个省(区),它们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
。
(3)图甲中C、D两处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产生的自然背景分别为
、。
(4)A、F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是:。(2分)
(5)图中F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特征突出的地区,简述F地生物多样性的成因。(2分)
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3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1)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3分)
(2)“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中福娃迎迎代表的珍稀动物是藏羚羊,为了方便藏羚羊的迁徙,青藏铁路在经过自然保护区时,应怎样保护当地环境?(3分)
(3)如何防治图中草场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2分)
(4)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5分)
读我国部分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示意图。回答问题。
|
|
(1)图甲中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点是: 。(2分)
(2) D地和E地能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