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两座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51米 |
B.该地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沿河分布 |
C.该地西部地区适宜种植柑橘和茶树 |
D.开垦沼泽发展种植业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
下列关于该地河、湖开发利用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河流中下游地区可以发展内河航运 |
B.河流上游地区可以建设小型水电站 |
C.利用湖泊发展生态旅游和水产养殖 |
D.将当地城镇集中沿湖布局以便供水 |
该图是四幅世界区域轮廓图,回答35-36题。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甲、乙、丙、丁四地中较为合适的是
A.a、b | B.c、d | C.b、c | D.a、d |
甲、乙、丙、丁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丰富 | B.煤炭资源丰富 | C.海运便利 | D.技术先进 |
该图表示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32~34题。A地区的重点产业可能是
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 |
B.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 |
C.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 |
D.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采掘业 |
B地区产业带呈长条状,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人口分布状况 | B.主要交通线走向 |
C.水源条件 | D.地形因素 |
下列关于C、D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C地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
B.D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通便捷
C.C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能源开发
D.D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是邻国众多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据此回答30~31题。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A.广东 | B.江苏 |
C.江西 | D.云南 |
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读表,回答27~29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耕地面积(万公顷) |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
木材总蓄积量 (亿立方米) |
① |
34.3 |
532.5 |
1865.8 |
15.8 |
② |
53.5 |
1 539.1 |
727.9 |
15.0 |
③ |
51.9 |
542.4 |
404.4 |
0.4 |
④ |
31.1 |
361. 0 |
184.6 |
2.0 |
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 | B.苏、川、陇、黑 |
C.黑、川、陇、苏 | D.陇、黑、川、苏 |
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
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18-20岁是高考适龄人口。从2000年至2008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持续增加,2009年是中国高考适龄人口的转折点。下图为广东省和山东省2000年与2009年10岁至20岁的人口金字塔图,下列有关广东和山东两省高考适龄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小于山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 |
B.2009年以后几年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数递减速度快于广东省 |
C.广东省2013年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将出现大幅度下降 |
D.2009年和2000年相比,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19岁的高考适龄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