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现有一瓶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制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
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2,但没有Mg2
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离子共存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们所食用的大豆,最终补充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

A.氨基酸 B.蛋白质 C.油脂 D.糖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
操作
A
钠与水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C
为确证NaHCO3固体中是否含Na2CO3
取少量待检固体溶于水中,滴加少量BaC1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根据下列各反应现象所归纳的元素性质不正确的是

A.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没有紫红色的铜析出。不能说明钠的金属性比铜弱
B.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置在有氯气产生的导管上端,发现试纸变蓝。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强
C.把H2S气体和Cl2在集气瓶中混合,一段时间后发现瓶壁有淡黄色固体析出。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
D.将0.1 mol Na、Mg、Al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除共同产生H2外,还分别生成了NaCl、MgCl2、AlCl3,金属失去的电子数分别为0.1 mol、0.2 mol、0.3 mol。说明这三种金属的活泼性为:Al>Mg>Na

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为离子键
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
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
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B.卤素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D.单质氧化性逐渐增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