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mm.
②某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得g值偏大,原因可能是 ( )
A.把摆线长与小球直径之和做为摆长 |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50次 |
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如果用S1、S2、 S3、S4、S5、S6来表示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为a=_____m/s2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___"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
b、其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做出力F´的图示。
c、改变两个分力的大小和夹角,再做两次实验。
d、记下两只弹簧秤的示数F1,F2及结点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做出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比较力F´与F,可以看出,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相等的.
f、把两条细绳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 (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2)下列哪些措施能减小实验误差()
A两条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标记同一条细绳的方向时两标记点要远一些
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只弹簧秤的钩子相互钩住.平放在桌面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进行调节使之相同
某兴趣小组为了测量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准备先用多用电表粗测出它的阻值,然后再用伏安法精确地测量.实验室里准备了以下器材:
A.多用电表 |
B.电压表Vl,量程6V,内阻约10kΩ |
C.电流表Al,量程0.6A,内阻约0.2Ω |
D.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2Ω |
E.电源:电动势E=12V
F.滑动变阻器Rl,最大阻值10Ω,最大电流为2A
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Ω,最大电流为0.1A
H.导线、电键若干
(1)在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时,该兴趣小组首先选用“×10”欧姆挡,其阻值如图甲中指针所示,为了减小多用电表的读数误差,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换用欧姆挡;
![]() |
(2)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再一次用多用电表测量该待测电阻的阻值时,其阻值如图乙中指针所示,则的阻值大约是 Ω;
(3)在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时,要求待测电阻的电压从0开始可以连续调节,则在上述器材中应选出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分别是(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
(4)在虚线框内画出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时的实验电路图.
(1)如图所示,用一个带刻度的注射器及计算机辅助系统来探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关系,实验中应保持不变的参量是,所研究的对象是注射器中封闭的气体,它的体积可用注射器直接读出,它的压强是由图中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得到。
(2)实验过程中,下列哪些操作正确的是
A.推拉活塞时,动作要快 |
B.推拉活塞时,手不能握住注射器筒 |
C.压强传感器与注射器之间的软管脱落后,应立即重新接上,继续实验并记录数据 |
D.活塞和针筒之间要保证不漏气 |
E.活塞和针筒之间的摩擦并不影响压强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