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如图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打点计时器的两限位孔必须在同一竖直直线上
B.实验前,手提住纸带上端,纸带必须保持竖直
C.实验时,先放手松开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数据处理时,应选择纸带上距离较近的两点作为初、末位置
(2)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f,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设所用重物的质量为m,实验中得到一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把第一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得到A、B、C、D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A、SB、SC、SD,根据以上的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
(3)实验中,发现重物减少的势能总是大于重物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为减少这一误差,实验所用的重物应选用 (填“50g的钩码”或“500g的重锤”).
在实验中,下列关于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 |
B.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 s |
C.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 s |
D.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 |
在追寻科学家研究足迹的过程中,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探究物体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受力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该同学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滑块受到的合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连续的六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测出滑块的质量为M,钩码的总质量为m.从打B点到打E点的过程中,为达到实验目的,该同学应该寻找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之间的数值关系(用题中和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1)某位同学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步骤
(2)正确操作后通过测量,作出a—F图线,如图丙中的实线所示。试分析: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 =50Hz,如图是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s1、s2、s3、s4以及f来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 = (用英文字母表示);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3V,内阻约1Ω),电流表(内阻约0.1Ω),电压表(内阻约3kΩ),滑动变阻器R(0~20Ω,额定电流2A),开关,导线若干。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是采用图2中的_____图(选填“甲”或“乙”)。
(3)图3是测量R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一端。请根据(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3中实物图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4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4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3个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出金属丝的阻值R=______Ω(保留2位有效数字)。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侧金属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________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