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要测量一圆柱体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所示,可知其直径为______mm;
(2)使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出此圆柱体的阻值时,选择开关位置时×1档位时,操作步骤正确,表盘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Ω;
(3)为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电流表A(量程为300mA,内阻为2Ω)电流表
(量程为150mA,内阻约为10Ω)
电压表(量程1V,内阻为1000Ω) 电压表
(量程15V,内阻为3000Ω)
定值电阻(阻值为1000Ω)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5Ω)
电源(电动势约为4
,内阻约为1Ω) 开关、导线若干.
现设计实验电路图所示,其中虚线框内为测量电路(未画出)
①为了使测量尽量准确,测量时电表读数不得小于其量程的,电压表应选_______(“填
或
”),电流表应选_______(填“
或
”)
②实验测得,电压表示数为,电流表示数为
,则待测阻值的阻值
___________.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用导线a、b、c、d、e、f、g和h按图示方式连接电路,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完好,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若电压表的示数为2 V,电流表的的示数为零,小灯泡不亮,则断路的导线为_________;
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小灯泡亮,则断路的导线为_________;
若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不能调为零,则断路的导线为____________.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主要的步骤有:
A.将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个质量相等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长木板上 |
B.打开夹子,让两个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夹上夹子,让它们同时停下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个小车在这一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
C.分析所得到的两个小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与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到质量相等的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作用力大小的关系 |
D.在小车的后端也分别系上细绳,用一只夹子夹住这两根细绳 |
E.在小车的前端分别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内分别放着数目不等的砝码,使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分别用天平测出两个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
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某热敏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如图甲所示。一个同学进行了如下设计:将一电动势E=1.5V(内阻不计)的电源、量程5mA内阻为100Ω的电流表、电阻箱R′以及用该热敏电阻R,串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如果把电流表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金属电阻温度计”。电流刻度较小处对应的温度刻度;(填“较高”或“较低”)
若电阻箱阻值R′=70Ω,图丙中5mA刻度处对应的温度数值为℃.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除有一标有“6 V,1.5 W”的小灯泡、导线和开关外,还有:
A.直流电源6 V(内阻不计)
B.直流电流表0~3 A(内阻0.1 Ω以下)
C.直流电流表0~300 mA(内阻约为5 Ω)
D.直流电压表0~10 V(内阻约为15 kΩ)
E. 滑动变阻器10 Ω,2 A
F.滑动变阻器1 kΩ,0.5 A
实验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并能进行多次测量.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均用序号表示).
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试将图中所示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用下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量程0.6 A、3 A)
(b)电压表(量程3 V、15 V)
(c)定值电阻(阻值1 Ω、额定功率5 W)
(d)定值电阻(阻值10 Ω,额定功率10 W)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Ω、额定电流2 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 Ω、额定电流1 A) 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_A,R0应选择________Ω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__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
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