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应聘,字君宾,莆田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出为南宁知府。迁威茂兵备副使,转广东参政。从提督吴桂芳平李亚元,别击贼首张韶南、黄仕良等。迁广西按察使,历左、右布政使。隆庆四年大破古田贼,斩获七千有。已,从巡抚殷正茂平古田,再进秩。
正茂迁总督,遂擢应聘右副都御史代之。府江瑶反。府江上起阳朔,下达昭平,亘三百余里。诸瑶夹江居,险剽劫。成化、正德间,都御史韩雍、陈金讨平之,至是故围荔浦、永安,劫知府杨惟执、指挥胡翰。事闻,大学士张居正奏假便宜,寓书应聘曰:“炎荒瘴疠区,役数万众,不宜淹留,速破其巢,则余贼破胆。”应聘集土、汉兵六万,令总兵官李锡进讨。未行,而怀远瑶亦杀知县马希武反。应聘与正茂议先征府江,三月悉定,乃檄锡讨怀远。天大雨雪,无功而还。
怀远,古牂牁,地界湖、贵、靖、黎诸州,环郭皆瑶,编氓处其外。嘉靖中,征之不克,知县寄居府城,遥示羁縻而已。古田既复,瑶兵威,愿服属,希武始入其地。议筑城,督作过峻,瑶遂乱,希武见杀。及是,师出无功。应聘益调诸路兵,镇抚白杲、黄土、大梅、青淇侗、僮,以孤贼势,而锡与诸将连破贼,斩其魁,怀远乃下。事皆具锡传。初议行师,锡以阳朔金宝岭贼近,欲先灭之。应聘曰:“君第往,吾自有处。”锡行数日,应聘与按察使吴一介出不意袭杀其魁。比怀远克复,阳朔亦定,乃分遣诸将门崇文、杨照、亦孔昭等讨洛容、上油、边山。五叛瑶悉平。神宗大悦,进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
万历二年,召为户部右侍郎,寻以归。八年起,改兵部,兼右佥都御史,仍抚广西。久之,引疾归。应聘在广西,奏复陈献章、王守仁祠。刘台谪戍浔州,为僦居供禀,殃复赙敛归其丧,像祀之。官南京,与海瑞敦俭素,士大夫不敢侈汰。归七月卒。赠太子少保,谥襄靖。
(选自《明史·郭应聘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斩获七千有奇:零数
B.诸瑶夹江居,险剽劫怙:依仗
C.瑶兵威,愿服属慑:威慑
D.寻以归忧:父母的丧事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郭应聘智勇兼备,精明干练的一组是(   )
①隆庆四年大破古田贼            ②速破其巢,则余贼破胆
③应聘益调诸路兵,……以孤贼势  ④君第往,吾自有处
⑤为僦居供禀                    ⑥与海瑞敦俭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应聘仕途顺利,政绩卓越。他担任右副都御史时,先后平定了府江、怀远、古田、阳朔等地的瑶民叛乱,受到了神宗皇帝的褒奖。
B.怀远地跨数州,环绕城郭四周的都是瑶民,嘉靖年间征伐就未能攻克。郭应聘派李锡出征,不料天空下起大雨和雪,军队无功而回。
C.在第二次出征怀远时,郭应聘与按察使吴一介出其不意袭击并杀死阳朔金宝岭乱贼的首领。等到怀远被攻克,阳朔也平定了。
D.郭应聘在广西做官时,上奏请求恢复陈献章、王守仁的祠堂,还帮助被贬斥的刘台,为他租住房供应粮食,死后又出资收殓他,并送他的灵柩回故乡。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希武始入其地。议筑城,督作过峻,瑶遂乱,希武见杀。
译文: 
(2)官南京,与海瑞敦俭素,士大夫不敢侈汰。
译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艺祖仕周世宗,功业初未大显。是时,江南李璟据一方,国力全盛。闻世宗亲至淮上,而滁州其控扼,且援寿州,命大将皇甫晖、监军姚凤提兵十万扼其地。太祖以周军数千与晖遇于清流关隘路,周师大败。晖整全师入憩滁州城下,令翼日再出。
太祖兵再聚于关下,且虞晖兵再至,问诸村人,云有镇州赵学究在村中教学,多智计,村民有争讼者,多诣以决曲直。太祖微服往访之。学究者固知为赵点检也,迎见加礼。太祖再三叩之,曰:“彼方胜,我已败,畏其兵出,所以问计于君也。”学究曰:“然且使彼来日整军,再乘胜而出,我师绝归路,不复有噍类矣。”太祖曰:“当复奈何?”学究曰:“我有奇计,所谓‘因败为胜,转祸为福’者。今关下有径路,人无行者,虽晖军亦不知之,乃山之背也,可以直抵城下。方西涧水大涨之时,彼必谓我既败之后,无敢蹑其后者。诚能由山背小路,率众浮西涧水至城下,斩关而入,彼方战胜而骄,解甲休众,必不为备,可以得志。所谓‘兵贵神速,出其不意’。若彼来日整军而出,不可为矣。”
太祖大喜,且命学究指其路。学究亦不辞,而遣人前导。即下令誓师,夜出小路亟行。三军跨马浮西涧以迫城,晖果不为备,夺门以入。既入,晖始闻之,旋率亲兵擐甲与太祖巷战,三纵而三擒之。既主帅被擒,城中咸谓周师大兵且至。城中大乱,自相蹂践,死亡不计其数,遂下滁州。
(节选自宋代王铚《默记·卷上》)
注:①艺祖:始祖,与后文出现的“太祖”、“赵点检”均指宋太祖赵匡胤。②赵学究:即宋开国功臣赵普。③噍类:jiáo 能咬嚼的动物,特指活着的人。④擐:huán 套、穿。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监军姚凤提兵十万其地控制,把守
B.令日再出同“翌”
C.问村人众多
D.无敢其后者追随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三军跨马浮西涧迫城夺门
B.太祖兵再聚关下所以问计君也
C.虞晖兵再至城中咸谓周师大兵
D.再乘胜出三纵三擒之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相同的一句是()( 3分)
例句:既主帅被擒

A.晖整全师入憩滁州城下
B.学究者固知为赵点检也
C.与晖遇于清流关隘路
D.我师绝归路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匡胤在周世宗朝做官,当初功业并不显赫。在滁州城下和皇甫晖打了一仗,寡不敌众,败下阵来。
B.太祖打听到附近有个教书先生叫赵普,很有谋略,便身着便服去拜访他,赵普对太祖也是恭敬有加。
C.太祖让赵普为他指路,赵普没有推辞,还派人为太祖做向导,使太祖的部队成功地从西涧渡河而进,逼近滁州城。
D.太祖的军队入城之后,与皇甫晖的军队展开巷战。城中的人乱成一团,自相践踏,死的人不计其数,太祖的军队最终攻下了滁州。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村民有争讼者,多诣以决曲直。
②虽晖军亦不知之,乃山之背也,可以直抵城下。
③彼方战胜而骄,解甲休众,必不为备,可以得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每小题3分,共12分)
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①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
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注:①涴:弄脏。②狃:因袭。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名流询问
B.素与郭,登门造访友好
C.王谛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玩味
D.乃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记载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心恚愤无如何何前是今非也
B.会王生者,故至山是益疑狐妄
C.郭具言苦其涂留,似有春秋
D.不自选择,但决狐始知其兆已寓意画也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现郭生虚心和骄傲态度的一组是 ( )

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
B.又复视浣卷,类冗杂可删于是渐不信孤
C.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
D.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
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
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
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

翻译下列句子(共15分,每个句子3分)
(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3)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4)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5)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穆宁,怀州河内人也。父元休,以文学著。撰《洪范外传》十篇,开元中献之。玄宗赐帛,偃师县丞、安阳令。
宁清慎刚正,重交游,以气节自任。少以明经调授盐山尉。是时,安禄山始叛,伪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义起兵,斩道玄首。传檄郡邑,多有应者。贼将史思明来郡,宁摄东光令将兵御之。思明遣使说诱,宁立斩之。郡惧贼怨深,恐后大兵至,夺宁兵及摄县。初,宁佐采访使巡按,尝过平原.与太守颜真卿密揣禄山必叛。至是,真卿亦唱义,举郡兵以拒禄山。会间使持书遗真卿日:“夫子为卫君乎?”更无他词。真卿得书大喜,因奏署大理评事、河北采访支使。宁以长子属母弟曰:“惟尔所,苟不乏嗣,吾无累矣。”因往平原,谓真卿日:“先人有嗣矣!古所谓死有轻于鸿毛者,宁是也。愿佐公以定危难。”真卿深然之。其后,宁计或不行,真卿迫蹙,弃郡,夜渡河南,见肃宗凤翔。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日:“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事遂止。
上元二年,累官至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使。副元帅李光弼以饷运不继而愠,或恶宁者,诬谮于光弼,光弼扬言欲杀宁。宁直抵徐州见光弼,喻以大义,不为挠折。光弼深重之,宁得行其职。广德初,加库部郎中。是时河运不通,漕挽由汉、沔自商山达京师,选镇夏口者,诏以宁为鄂州刺史、鄂岳沔都团练使。时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不奉法,设防戍以税商贾,又纵兵士剽劫,行人殆绝。与宁夹淮为理,惮宁威名,寇盗辄止。沔州别驾薛彦伟坐事忤旨,宁杖之致死。宁坐贬虔州司马,重贬昭州平集尉。
宁强毅,不能事权贵。执政者以为不附已,且惮其难制,故处之散位。宁默默不得志,且曰:“时不我容,我不时殉,则非吾之进也,在于退乎!”辞病居家,请告几十旬者数矣。亲友强之,复一朝请。上居奉天,宁诣行在,拜秘书少监。德宗还京师,宁曰:“可以行吾志矣。”因移病,罢归东都。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零五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宗赐帛,偃师县丞、安阳令授:授予,任命
B.宁义起兵,斩道玄首唱:倡导
C.贼将史思明来郡寇:侵犯
D.惟尔所适:适应

以下六句话分别变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穆宁“清慎刚正”的一组是
①传檄郡邑,多有应者②喻以大义,不为挠折③惮宁威名,寇盗辄止④时不我容,我不时殉⑤辞病居家,请告几十旬者数矣⑥宁诣行在,拜秘书少监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穆宁之父曾以文学著名,因撰《洪范外传》而受唐玄宗赏赐授官,穆宁则因考中明经科而被调任盐山县尉。
B.安史之乱时,穆宁以代理东光县令的身份率兵抵抗叛军;后与颜真卿并肩作战,因建议未全被采纳致功业未成。
C.穆宁深明大义,恪守传统,在前往平原郡辅佐颜真卿抵抗叛军之前,将自己的长子托付给自己的弟弟安顿照看。
D.穆宁经历坎坷,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但当德宗回到京师后,他又乐观地认为可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了。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会真卿以抗直失旨,事遂止。(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暴不奉法,设防戍以税商贾,又纵兵士剽劫,行人殆绝。(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2分,每题3分)
任光禄竹溪记
[明]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江南人斩竹而之薪:这里是“当作柴草”。
B.然其所生之地穷:探求
C.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胜景
D.固有不能也欤间:参与。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以其难致又多槁死②母立于兹
B.①京师人宝吾之所薪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C.①吾意其必又有甚京师人之宝之者②不能容远近
D.①甥为我记之②孰能讥之乎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任光禄志趣高雅的一组是
①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②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
③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④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
⑤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⑥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游京师显贵人家之园的见闻感受,那里奇花异石屡见不鲜,惟竹不可得。
B.任光禄虽然身处江南,但不以世俗贱竹而贱之,而是在荆溪之上治园,“遍治以竹”。
C.这篇小品文,多记竹溪景物,并借题发挥,对世俗不知竹而盲目贵竹、贱竹的怪现象作了针砭,也赞扬了任光禄孤高独立的人品。
D.《竹溪记》名为记,实际是一篇议论文。所记中心事件是作者舅父任光禄治园植竹一事,但文章并没有记叙事件的始末,却把重点放在了议论上。

将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 (3分)
(2) 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4分)
(3) 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 (3分)

课外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妖 术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曰:“病者无害,君可危。”公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当死!”公惊诧良久。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①之。”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费,勿悔勿悔!”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公不听。 Y932
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之,终日无恙。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坐。一漏向尽,更无死法。意欲就枕,忽闻窗隙窣窣有声。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遂遽小,复寻窗隙,意欲遁去。公疾斫之,应手而倒。之,则纸人,已腰断矣。
公不敢卧,又坐待之。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才及地,急击,断而为两,皆蠕动。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审视,土偶,片片已碎。
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房壁震摇,其势欲倾。公惧覆压,计不如出而斗之,遂剨然脱扃,奔而出。见一巨鬼,高与檐齐;昏月中,见其面黑如煤,眼闪烁有黄光,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公方骇,鬼则弯②矣。公以剑拨矢,矢堕。欲击之。则又关③矣。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公猱进,刀中庭石,石立断。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公已及胁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公乱击之,声硬如柝。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弓矢尚缠腰际,刻画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公因秉烛待旦。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此翳形术④也,犬血可破。”如公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乃执付有司而杀之。
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
(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禳:祈祷消灾祛邪的祭祀形式。②弯:拉弓;指开弓射箭。③关:与上文的“弯”意思相同。④翳形术:即隐身法。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以之觇:暗中观察
B.倚剑坐危:端正
C.之,则纸人 烛:用烛光照
D.卜之而爽:心里踏实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自卜今君亡赵走燕
B.急击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C.审视,土偶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D.皆犬血模糊而秦人积威之所劫

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于公任侠勇武的一组是( )
①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 ②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
③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 ④公方骇,鬼则弯矣
⑤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 ⑥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
B.于公不迷信,更不相信占卜,所以,当算卦的人以消灾为由向他勒索钱财的时候,他坚决拒绝了。
C.卜人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巫术,丧尽天良地使用各种手段加害于公,但都被勇敢的于公破解了。
D.作者在文中批评了痴迷巫术的人,谴责了用巫术害人的人,这表明作者的思想相对于所处的时代还是比较进步的。

翻译下面句子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