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少年游
润州作①,代人寄远
苏 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扬花。今年春尽,扬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②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对远在杭州的妻子的思念,写了这首词。②姮娥:嫦娥。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有点特别,那么“特别”在什么地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全词,说说上片中“飞雪似杨花”和“杨花似雪”能否对换位置,并说明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素香丁香
【宋】王十朋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词中刻画的丁香形象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周邦彦,北宋末期著名词人,祖籍江南,因一文由白衣提拔为京官,一直旅居他乡。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情景之间关联密切。请说说二者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这首词炼字多有胜处,请任选两字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为荆州长史后。开元末年,唐玄宗沉溺声色,怠于政事,贬斥张九龄。⑴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谈谈“自尔为佳节”在本诗的妙处。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句大有取法屈原创作方法味道,请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回答,这两句诗所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向子諲①
有怀京师上元②,与韩叔夏司谏、王夏卿侍郎、曹仲谷少卿同赋。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③。五侯池馆醉春风。而今白发三千丈,愁对寒灯数点红。
【注】①向子諲:字伯恭。金兵进犯、宋室南渡后,他力主抗金,因得罪秦桧,于是被贬还乡。②上元:元宵节。③驾回龙:龙驾回宫。本词以“愁”字作结,凝重含蓄,发人深思。请品析“愁”字的深沉意蕴。
从整首词来看。本词突出的两种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你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作者在抒发情感的时候,都是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