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
固体变黑膨胀 |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B |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
无明显变化 |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
产生气泡 |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
D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
粉末变红 |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
对于可逆反应Na2(g)+3H2(g)=2NH3(g)2NH3(g;)△H<0,以下各影响因素改变和示意图相符合的是( )
A |
B |
C |
D |
|
影响因素 |
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 |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平衡体系增加NH3对反应的影响 |
催化剂对方应的影响 |
图示 |
![]() |
![]() |
![]() |
![]() |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溴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碘化钠:加入氯水充分振荡后,再加四氯化碳,萃取分液 |
B.用结晶法提纯NaC和KNO3的混合物中的KNO3 |
C.用蒸馏法分离汽油和柴油混合物 |
D.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钙溶液加到醋酸中: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2CO2á+2H2O |
B.FeI2溶液中通人少量的Cl2:2Fe2++CO2====2Fe3++2CL- |
C.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Fe3++3H2O![]() |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CO3-+Ba2++2OH-====BaCO3â +2H2O+CO32- |
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羟基的电子式![]() |
B.醛基官能团符号-COH |
C.铝离子结构示意图:![]() |
D.异丁烷的结构简式: CH3CH(CH3)CH3 |
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热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
B.N4与N2互为同位素 |
C.N4沸点比P4(白磷)高 |
D.1molN4气体转变为N2将放出882kJ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