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ΔH=-890.3 kJ·mol-1 |
B.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 |
C.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Mg2++2OH-===Mg(OH)2↓ |
D.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Al2O3+2OH-===2AlO![]() |
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应采用的简便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 B.将混合气体通过溴水 |
C.将混合气体在催化剂条件下跟氢气反应 | D.使混合气体中的乙烯气体发生加聚反应 |
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P、S、C1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 B.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
C.HC1、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 D.HC1O、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增强 |
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正确的是(其中B和D的玻璃导管是插入到小试管内液面以下)的
将W1 g光亮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插入下列物质中,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用蒸馏水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W2 g。实验时由于所插入的物质不同,铜丝的前后质量变化可能不同,下列所插物质与铜丝的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A.石灰水W1 <W2 | B.CO W1 = W2 |
C.NaHSO4 W1 >W2 | D.乙醇溶液W1 <W2 |
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烃只有一种的是
A.CH3CH2CH2CH3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