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SO2 (g) + O2 (g)
2SO3 (g);ΔH= -197 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 2 mol SO2和1 mol O2;(乙) 1 mol SO2和0.5 mol O2;(丙) 2 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 > 2P乙 |
| B.SO3的质量m:m甲=m丙 > 2m乙 |
| 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 > k乙 |
|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G丙 > 2Q乙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
| B.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弱酸和弱碱反应一定也是放热反应 |
| C.CO是不稳定的氧化物,它能继续和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CO2,故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 D.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
HA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1 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c(Na+)>c(A-)>c(H+)>c(OH-) | B.c(Na+)>c(OH-)>c(A-)>c(H+) |
| C.c(Na+)+c(OH-)=c(A-)+c(H+) | D.c(Na+)+c(H+)=c(A-)+c(OH-) |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中存在错误的是 ( )
| A.用50mL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3.20mL酸性KMnO4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待用 |
| B.制备AlCl3、FeCl3、CuCl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
| C.酸碱中和滴定时,锥形瓶未用待装液润洗。 |
| D.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盐酸,可使溶液与原溶液完全一样。 |
对于可逆反应A(g)+2B(g)
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3H2
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②v(H2)=0.6mol•L﹣1•min﹣1,v(NH3)=0.4mol•L﹣1•min﹣1
③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④NH3、N2、H2的体积分数都不再改变;
⑤恒温恒容时,混合气体质量保持不变。
|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