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2是我国某石灰岩分布广泛地区的等高线图,图2中A河流被称为“白水河”,人们发现这条河流的底部呈乳白色;而B河流被称为“黑水河”,人们发现这条河流的底部沉积了大量黑色的淤泥。图1是图2中M处天然形成的碳酸钙沉积作用形成的水池,并且还在不断地增多和长大,科学术语被称为“钙化池”,钙化池光滑平整,水平如镜,清澈见底。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M处钙化池形成的碳酸钙来源于

A.A河流 B.B河流 C.C山脊 D.D河流

从钙化池的形成中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池的外边缘流速较池内小; ②池的外边缘较池内流速大;
③池内沉积作用快于池的边缘;④池的边缘沉积作用快于池内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科学家们将钙化池的边缘切开研究发现,其边缘呈层状结构,层状结构呈白色与黄色相间分布,厚薄不一。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白色的是碳酸钙,而黄色的则是泥土。据此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区域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②碳酸钙沉积层越厚,说明该时期降水越少;
③泥土颗粒的大小可以反映当地降水强度大小;
④上述现象在西欧发现的可能性较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澳大利亚大陆四面环海,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分析其原因是( )

A.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在副高控制下
B.西部有山脉阻挡,湿润的太平洋海风不易深入
C.东北信风由大陆吹向海洋
D.阳光照射强烈,空气受热膨胀,不易降水

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不能作为这一特征的原因是( )

A.全国气候炎热,东南部地势较高,气候凉爽
B.东南部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C.东南部有优良港口,便于对外往来
D.东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到达地区,开发历史长

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
①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③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④在整个南极洲碰不上任何人,无法救援 ⑤随时会遭熊的袭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去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最好的时间是()

A.每年夏季7、8月份 B.每年秋季9、10月份
C.每年的1—2月份的暖季 D.什么时间都可以去考察

关于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林面积在扩大 B.首都是里约热内卢
C.粮食不能自给 D.铁矿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