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温带若干自然带的关系图式。读图回答(1)—(2)题。

(1)R所代表的自然带可能是(  )
A.苔原带       B.温带草原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导致自然带沿OF方向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风力  D.光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6月22日至9月23日

A.北京地区白昼变化为:短→长→短
B.上海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低→高→低
C.南极圈内极夜范围扩大
D.地球经过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黑子出现在()

A.太阳大气结构的最外层 B.太阳内部结构的最外层
C.太阳外部结构的色球层 D.太阳外部结构的光球层

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①鸽子飞行失踪②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短暂的中断③动物的异常反应
④小王手表上的指南针指向异常⑤两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④⑤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该行星陆地面积狭小 B.该行星不存在大气层
C.该行星距离太阳太远 D.该行星距离恒星太近

读“某地区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地区土地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的自然原因是 ()

A.人类长期耕作,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
B.多为紫色土,冲积土壤比较肥沃
C.土壤中水、肥、气、热协调较好,肥力高
D.土壤中含钙质较多,黑土分布广

图中乙地区的经济作物和林木主要()

A.甘庶、柑橘 B.甜菜、柑橘 C.花生、苹果 D.棉花、茶树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①—“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B.②—“银色中国”—纬度位置所致
C.③—“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④—“黄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