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1回答1-2题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 | B.冬暖夏凉 |
C.终年寒冷 | D.冬冷夏热 |
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 )
A.根系不发达 | B.叶质坚硬,树皮厚 |
C.板状根大,树干长 | D.叶面宽大,多气孔 |
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但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上半年,日本贸易盈余比上半年同期下降了30 8%,而所得的海外投资收入比上半年同期增加了23 7%。日本的对外经济结构已经从“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换,进入由“贸易立国”转向“投资立国”的新阶段。读下面“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18~21题。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
B.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
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
D.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 |
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
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 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 |
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 | 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 |
近年来,日本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的区域优势表现在
A.劳动力与土地成本较低,潜在市场广阔 |
B.石油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能源 |
C.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地域组合优良 |
D.正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 |
日本的大城市多为港口城市,这说明
A.城市的繁荣依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
B.港湾水深的沿岸地势平坦开阔,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
C.沿海地区更适宜人们的居住与生活 |
D.港口的建设为城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扩大城市规模 |
读“世界四个主要大洲年径流总量和人口总量比较”图,回答15—17题:四大洲中,人均径流量最多的是:
A.欧洲 | B.亚洲 |
C.北美洲 | D.南美洲 |
北美洲的面积大于南美洲,但年径流量却较少,这主要是因为该洲:
A.地形较平坦,不利于储水 | B.气候干燥,降水总量小 |
C.海岸线平直,不利于水汽进入 | D.植被稀少,涵养水源少 |
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
A.水资源总量不足 |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
C.水资源污染严重 | D.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
左图为“某大陆沿海某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右图为“EF线的地形剖面图”。读此两图完成12—14题。若仅从地形因素考虑,右图的四幅剖面图与左图沿EF线地势起伏状况最符合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左图的比例尺为M,剖面图(右图)的水平比例尺为N,则
A.M<N | B.M >N | C.M="N" | D.无法判断 |
右图中a、b、c、d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A.a | B.b | C.c | D.d |
图2中,沿甲图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2回答6-9题。该地的地形是
A.山峰 | B.山脊 | C.山谷 | D.鞍部 |
①地比②地
A.海拔高,坡度大 | B.海拔高,坡度小 | C.海拔低,坡度大 | D.海拔低,坡度小 |
③地位于④地的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东北向西南 | B.东南向西北 |
C.西南向东北 | D.西北向东南 |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若甲地为一展望台,则①~⑥六个点中有哪些点最有可能为甲地视线的“死角”
A.①②③ | B.②④⑥ | C.①③⑤ | D.④⑤⑥ |